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。
水化机理: 水泥颗粒与水接触时,其表面的熟料矿物立即与水发生水解或水化作用,生成新的水化产物并放出一定热量的过程。
硅酸三钙水化生成水化硅酸钙凝胶和氢氧化钙晶体。
该水化反应的速度快,形成早期强度并生成早期水化热。
硅酸二钙水化生成水化硅酸钙凝胶和氢氧化钙晶体。
硅酸盐水泥水化生成的主要水化产物有:C-S-H凝胶、氢氧化钙、水化铝(铁)酸钙和水化硫铝(铁)酸钙晶体。在充分水化的水泥石中,C-S-H凝胶约占70%,Ca(OH)2约占20%,钙矾石和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约占70%。
水泥石结构是由未水化的水泥颗粒、水化产物以及孔隙组成,水化产物晶体共生和交错,形成结晶网络结构,在水泥石中起重要的骨架作用,水化硅酸钙凝胶填充于其中。C-S-H凝胶比表面积很大,表面能高,相互间受到分子间的引力作用,相互接触而发展了水泥石的强度。因此,随着水化龄期的推移,C-S-H凝胶生成量增加,有助于水泥石强度增长。
在完全水化的硅酸盐水泥中(水化硅酸钙盐凝胶)是主要水化产物,约占70%.
硅酸盐水泥水化作用后的主要水化产物有:氢氧化钙(晶体)、CSH凝胶(纤维状薄片)、 水化硫铝酸钙(晶体)、水化铝酸钙(晶体)和水化铁酸钙(晶体)。水化硅酸钙凝胶从熟料颗粒 向外伸展,逐渐形成连续的网状结构,与其他晶体互相穿插,增强黏结,产生强度。
硅酸盐水泥矿物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(C3S)、硅酸二钙(C2S)、铝酸三钙(C3A)和铁铝酸四钙(C4AF)。当与水掺和后,矿物遇水发生水解或水化反应而变成水合物,水化速度的快慢影响水泥的强度,铝酸三钙、硅酸三钙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早期强度起决定作用。
混凝土水化热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早期,对硅酸盐水泥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1~3d,对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1~5d,在此期间由于水化热的累积,使混凝土的温度急剧上升形成所谓的升温阶段,出现了温度峰值(一般出现于浇筑后24~48h)。
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要产生热效应,即水化反应放热,称之为水泥的水化热,相对混凝土工程而言,也可称为混凝土的水化热。水化放热量与放热速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熟料的矿物成分、水泥细度、水泥中掺合料多少及外加剂的性能。
铝酸三钙水化速度最快,放热速度快、放热量也大,其次是硅酸三钙,硅酸二钙放热量低,速度也慢。水泥越细,水化速度越快,放热量越大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jgdjy.cn/post/18560.html